首页 > 最新动态 > 做好“五篇大文章” 持续提升产融协同质效——财务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探索新发展模式
最新动态
做好“五篇大文章” 持续提升产融协同质效——财务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探索新发展模式
2024-12-105



12月4日,“做好‘五篇大文章’ 争创一流财务公司”热点对话在北京举办。本次热点对话由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中国金融传媒主办。来自不同产业背景的15家财务公司结合各自发展经验和实践,围绕财务公司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党委书记朱进元表示,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和经营范围随之变化和调整,越来越多的财务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为财务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突破口和契机。中国金融传媒负责同志表示,传媒公司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机关工作安排,为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和各财务公司搭建学习、交流、宣传平台,助力财务公司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加速数智变革



财务公司坚持产融结合,聚力打造基于数字金融的高质量金融服务。据上海电气财务公司董事长冯淳林介绍,该财务公司不断强化信贷业务线上化的顶层设计,形成或规划形成“财E贴”(银票贴现)、“财E兑”(银票承兑)、“财E付”(贷款受托支付)、“财E保”(保函)等线上化业务,着力构建同业领先、具有财务公司特色的信贷业务线上化平台和产品体系。


为更好推进财务数智化建设,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打造新一代资金结算系统。据该财务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高华明介绍,该系统应用“消息队列技术”“微服务架构”“分布式缓存技术”“灰度发布技术”“银行通道多路复用”等五大创新技术,成为集团“支付结算的超级网银”“事中监控的精准雷达”“电子单据的特快专递”以及“在线查询的高速通道”,有力提升了集团资金支付和资金监控水平。


在数字金融发展方面,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对数据安全的风险管理。海尔财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温淑惠表示,参照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海尔财务公司搭建了数据安全体系。围绕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安全运维三个维度,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流程建立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四项制度,完成了数据资产的分类分级,并着手搭建应用数据风险管控平台,以防范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提高运营韧性。


联通财务公司副总经理李莞菁表示,数字化能力是中国联通企业治理底色和天然优势。在不断实践的磨炼中,该财务公司摸索出“1+1+N”自主创新体系,即1套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1支自主研发的金融科技队伍、N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应用。她表示,联通财务公司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打破了传统严重依赖厂商的保姆式捆绑模式,最大化运用了财务公司现有资源,实现从外部技术引进到消化及本土化、最终自有能力输出的知识转移路径,使得公司成为大型央企司库系统原创策源地。




推动绿色发展提质扩面



随着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的转型发展,企业集团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鞍钢财务公司于2023年10月召开绿色金融联盟大会,发起成立辽宁省首个绿色金融联盟;2023年12月上线绿色信贷报价平台。据鞍钢财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之奇介绍,该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撮合融资项目34个,项目融资金额84.1亿元,贷款利率均为同期银行最低利率。


近年来,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总经理魏然介绍,该财务公司聚焦绿色金融和集团战略重点方向,精准加大新能源板块金融支持力度,累计为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制造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2.3亿元,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和电池采购,解决因电池预付款带来的资金缺口,保障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的按期交付。


关于财务公司如何做好绿色金融,申能财务公司总经理陈云波建议,一是要深化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针对不同的绿色项目需求,开发更加多样化和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二是要创新绿色金融风险评价及定价方式,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建立更科学的评级授信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优化信贷定价模型,在原FTP贷款定价基础上增加对项目碳减排效应的评估,设计与可量化碳减排效应挂钩的贷款定价模型。”陈云波进一步表示。


上海汽车财务公司风险总监陈岩建议将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纳入绿色信贷的统计体系。陈岩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目前“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中“绿色贷款—交通类”的统计范围,包括交通系统建设运营、铁路节能环保改造等贷款类别,但暂未涵盖个人新能源汽车购车消费贷款。鉴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在推动新能源交通行业发展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陈岩建议将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纳入绿色信贷统计的范畴。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更广泛参与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的合理评价是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据中核财务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雨晴介绍,该财务公司制定专属绿色评级模型,科学进行量化管理。一方面将“绿色”作为一项基本要素,与“行业、效益、管理”等传统因素一同纳入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对企业披露、支持绿色活动的相关行为和结果进行打分,并将评级结果应用于额度分配、业务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


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方面,中油财务公司聚焦集团新兴产业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推出“光伏发电贷”“风力发电贷”“储气贷”等多项绿色产品。据该财务公司党委委员何涛介绍,2023年,针对塔里木油田控股的且末公司和尉犁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设计“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组合式贷款产品,既满足了企业中期与长期并行的资金需求,又兼顾了固定与浮动利率的灵活搭配,精准匹配了企业的用还款需求与成本控制目标。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稳步前行



普惠金融是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财务公司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质效。


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其在农业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能力。据中储粮财务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帆介绍,该财务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场景,构建数字人民币对农支付结算新体系,促进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在农业领域的落地实施,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国电建财务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磊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单一的信贷服务已无法满足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有必要从综合金融服务视角统筹发力,构建综合性的普惠金融体系。他指出,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普惠金融的显著特色就在于其专业金融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要努力为集团及成员企业减费让利,另一方面应帮助成员企业向资金优化统筹管理要效益。”他表示。


2024年7月18日,通用技术财务公司为康养公司成功开立首笔“通用技术—银发票”,拉开了财务公司发展养老金融业务的序幕。据财务公司党委委员岳海峰介绍,银发票提升了养老板块成员单位对上游服务商的付款效率。此外,在养老产业贷款方面,为了满足康养公司装修改造业务的资金需求,财务公司为康养公司养老项目提供了低成本、长期限的固定资产贷款,支持集团养老产业发展。


关于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国投财务公司副总经理齐浩程认为,养老押金监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养老权益至关重要。财务公司应积极拓展养老押金监管服务范围,争取更多地区将其纳入金融机构范围,并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民政部门监管系统对接。同时,财务公司应强化资金结算平台功能,制定一体化结算方案,满足健康养老机构的高效结算需求。此外,为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财务公司应积极争取中国人民银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 吴彬

实习编辑 李皓晨

编辑 韩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