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为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中国电信财务公司,成功打造“辰玑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为实现管理体系、服务水平、能力基础、防范风险、强化监管的数字化运用奠定了转型基础。
一是实现业务敏捷创新。针对原核心业务系统产品力创新不足、迭代时间长,功能缺失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新核心系统围绕大司库体系建设,中台架构适配“敏+稳”的双速业务迭代形态,支撑业务灵活创新,产品工厂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能够全面服务集团生态;系统吞吐量从峰值处理能力13万笔/日提升至7.5万笔/小时(180万笔/日),并可弹性拓展;对外支付交易耗时从3-5分钟缩短到10秒以内,效率提升20倍;回单生成效率从天提升至分钟级。
二是实现“AI+”数智赋能。支持DeepSeek等全系列开源模型训练和微调,使财务公司金融数据资产具备整合、分析、研判、决策的全流程处理能力;AI中台基于Falcon等中国电信翼支付自研技术,推理响应速度达行业常规的3倍以上,能够实现AI从“跟随”到“引领”的工作流编排能力,助力AI工具从“嵌入式”到“数字员工”转型,较手工操作效率低、差错率高等不足,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管理的处理效能。
三是实现业务系统高效灵活。解决原系统对外连接能力和开放标准不统一、协同效率差等问题,采用单元化分布式架构,迭代效率高、厂商依赖度低,根据业务需要,实现无限弹性算力;灾备中心实现从“双机房冷备容灾,RPO<=5分钟,RTO<=2小时”到“同城双活、RPO<=5秒、RTO<=5分钟”,支持大屏展示集群节点状态图、实时指标仪表盘,动态监测;具备异地多活与跨域容灾,在千公里外极端灾难场景下保证数据零丢失,10分钟内恢复业务运行,最高可达金融行业L6等级的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
四是实现全面自主可控。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摒弃与原有非信创体系的整合路径,基于全信创环境完成底层架构到业务功能的全新研发。在硬件层面,系统深度适配国产鲲鹏、海光等芯片架构,其运行所依赖的底层计算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国产化,具备强大并行处理能力和高可用性;在软件层面,操作系统全面兼容麒麟、统信等国产系统以及中国电信自研CTyunOS,数据库规模化部署采用OceanBase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支持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处理,彻底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
中国电信集团财务公司“辰玑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通过中国电信云计算及算力、人工智能、安全、数字平台、大数据、量子加密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实现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全栈100%国产化全面自主可控,同时具备多元化资金管理、定制化金融服务、精细化风险管控、智能化客户服务4大核心能力,覆盖财务公司业务全流程,有效打破资金管理信息孤岛,实现资金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新系统的成功自研,标志着中国电信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平台已从传统的“网银模式”跨向“AI数智化”发展,为助力集团构建“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的资金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