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媒体关注 | 筑牢“安全堤坝” 严控“关键闸门”?——财务公司行业修炼风险管理“内功”
最新动态
媒体关注 | 筑牢“安全堤坝” 严控“关键闸门”?——财务公司行业修炼风险管理“内功”
2025-07-153

筑牢“安全堤坝” 严控“关键闸门”

财务公司行业修炼风险管理“内功”

作者:英草卓玛


近年来,财务公司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集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集团主业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升级迭代也使得财务公司面临挑战。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赴山东青岛.参加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走进财务公司”媒体沙龙活动,探寻财务公司如何做好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管家”,修炼风险管理“内功”,成为驱动产融深度结合的关键齿轮。

筑牢流动性风险“安全堤坝”

财务公司作为根植于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机构,既具有金融机构运营特点,又深入企业集团产业当中,其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集团现金流运转。《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财务公司应当建立资金流测算和分析框架,有效调剂成员单位资金头寸,合理备付满足流动性管理需要。

“作为一家全球化全品类家电企业,我们非常强调财务管理和流动性管理问题。”海信集团副总裁、海信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吴大鹏介绍,海信集团自创并沿用多年的“还贷后现金资产”指标是衡量集团是否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做一个极端假设,如果海信一次性将有息负债、应付账款等往来钱款都结清,账面上仍能保持较为充裕的现金储备。这一指标长期以来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健的水平,体现出海信在资金管理上的谨慎态度和良好的财务韧性。”吴大鹏说。

极端假设的底气背后是对风险底数的详尽考量。近年来,海信集团财务公司致力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治理架构,优化和运用风险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切实做好各项风险管理工作,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公司不断强化各项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有效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集团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海信集团营收2143亿元,其中海外收入996亿元,占整体营收46.5%。其中,财务公司发挥了一定作用,助力集团深耕全球市场。

严控信用风险“关键闸门”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2.62自然箱/小时——换言之,不到1分钟,就有一个集装箱在此完成自动装卸。这已是该自动化码头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岸线上,一座座蓝色自动化桥吊擎臂而立,精准平稳地将各色集装箱吊起,堆场上自动导引车行驶有序、高速轨道桥准备就绪……置身自动化码头,记者惊叹于“无人码头”却能万箱云集、货如轮转。

港口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码头、大型设备等资产投资往往需要整体一次性投资,且投资量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这考验着资金“定力”和“耐心”。山东港口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王伟强介绍,围绕智慧绿色港口转型升级,公司重点支持传统码头升级改造,自动化码头、绿色堆场及运输管道等项目建设,累计提供信贷超66亿元。此外,聚焦港口航运、物流、贸易、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探索综合化服务方案,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关税保函、票据等差异化特色产品,办理各类场景融资超150亿元。

目前,山东港口集团财务公司服务范围已覆盖山东港口集团四大港口和新兴板块450余家成员单位。面对多元的产业领域和数量庞大的内部单位,财务公司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王伟强介绍,公司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严格信用风险管理,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厚植培育合规风控文化,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出现不良和逾期授信业务。公司作为集团司库系统运营的主体,能够对客户的资金流水、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对客户核心数据的精准把控,做到了对客户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的预判,进而提出一对一的解决方案、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缓释措施,从而确保授信资产质量的优良。公司始终秉持稳健经营发展理念,通过持续优化内控机制、完善风控体系、强化合规文化,不断筑牢风险防线,为业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未来公司将加快数智化在合规风控领域的应用、全力推动“智慧风控”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全流程、全方位风险管控,构建“四位一体”风控管理机制,打造港航业一流的风控管理体系标杆。

夯实风险控制科技基石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建设“数字化财务公司”为目标,数据驱动的数字化风控能力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

作为国内家电行业龙头,海尔集团产业下游经销商客户众多,且多为中小微企业,财务、税务等信息并不完善,融资存在一定信息堵点。

“2021年,我们上线首个全线上‘秒批秒贷’纯信用类经销商产品‘融e贷’,改变了经销商与财务公司的业务模式——通过全流程线上审批,提升经销商体验,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目前,‘融e贷’已累计投放超20亿元。”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尚慎子介绍。

一款数字化融资产品,如何体现财务公司“赋能产业风险管理”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该产品通过与产业打通数据接口,实时获取经销商采购交易的订单数据、回款数据、发票信息、存货信息等交易数据,确保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同时,结合对接的工商、经营、司法、舆情等外部大数据,建设风险数据集市。通过数据挖掘、清洗,指标筛选,抽样分箱,归因分析,搭建准入模型、额度模型、审批策略,通过样本验证后部署到智能风控中台上,实现信用风险识别、决策及预警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将单一的主体信用评价迭代为交易信用与主体信用评价有机融合的管控机制,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在海尔集团,立足金融属性,数字化风控思维和手段正在加速向其他产业场景迁移。“在管理金融场景业务风险过程中,我们具备了风险管理的能力。在研究‘融e贷’产品时,我们自建了风控决策引擎和风控中台,风控能力实现数智化升级。其实,管理金融业务风险的实质与管理集团产业经营风险的实质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数智风控能力复用到了集团成员企业卡泰驰的汽车场景上,帮助其从账户、收付、融资等多角度管理门店经营风险,促融、帮管、共创,赋能新事业板块的发展。”尚慎子说。

专家点评:

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财务公司行业努力作为,积极落实,探索出较多较好的方法与路径。其中,海信集团财务公司筑牢流动性风险“安全堤坝”,山东港口集团财务公司严控信用风险“关键闸门”,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夯实风险控制“科技基石”,各有特点,互有特色,为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案例,值得借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