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产融创新
——海尔财务公司以金融服务助力内需市场开拓
作者:尚慎子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尔集团聚焦实体经济,布局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互联网三大赛道,持续深化智能制造升级、绿色低碳转型与消费场景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注入动能。作为推动集团产融结合、产融协同的重要载体,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尔财务公司”)始终立足“依托集团、服务实体”的职能定位,发挥财务公司自身金融服务属性,深度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导向,以科技金融提效、绿色金融筑基、普惠金融拓面为抓手,充分发挥内部金融服务专业化优势,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生态资源整合等关键场景,构建差异化金融支持体系。通过资金集约管理与风险动态管控,辅助集团全面管理,强化集团主业竞争力;依托产融协同模式链接上下游资源,精准开拓内需市场,助力消费端以旧换新;赋能集团在“科技驱动+生态赋能”双轮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提供实践样本。
以旧换新+金融创新:双循环实践中的内需激活路径
海尔集团作为全球家电行业领军企业,立足“好产品、好服务、好质量”的“三好”核心标准,深度融合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以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抓手,构建起从研发制造、流通服务到绿色回收的全链条换新生态。作为集团产融协同的重要支撑,海尔财务公司充分发挥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痛点为突破点,通过高能效产品升级和定制化金融工具创新,助力政策红利高效转化为市场动能,为内需市场开拓注入强劲动力。
在消费端,海尔集团以旧换新行动聚焦用户“换新成本高、流程繁琐”的痛点,推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线上用户通过海尔智家APP或小程序提交旧机评估需求后,48小时内专业团队即可完成“送新拉旧”服务,用户通过云闪付等数字化支付工具可直接抵扣补贴金额,实现“零搬运、零垫资”的极致体验;线下则依托全国超2万家门店网络,提供“旧机评估—新机选购—补贴立减—免费拆装”全流程服务,覆盖2000余个区县,服务响应效率提升40%。为最大化释放消费潜力,海尔创新“国补+企补,补贴不设限”政策:在政府提供15%-20%(单台最高2000元)补贴基础上,针对1879款一级能效产品推出企业专项补贴,部分高端机型叠加补贴额度突破5000元。
面对政策落地过程中经销商普遍面临的“账期延长、垫资压力加剧”难题,海尔财务公司通过精准化金融工具创新打通堵点。海尔财务公司针对性推出买方信贷产品,截至4月末累计为467家经销商新增融资注入活水,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向参与以旧换新行动的经销商推出了“资金膨胀计划”,通过迭代优化审批额度模型,为百余家经销商提供了部分产品融资额度上浮20%的金融支持,优化了经销商库存周转率,缓解了其备货阶段的资金流动性压力。除此之外,海尔财务公司也在积极探索金融手段与补贴政策双融合模式,解决账期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产融协同破流动性困局:地产金融服务创新实践
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已成为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面对202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与政策密集出台的双重背景,海尔财务公司充分发挥产融协同优势,精准把握2024年保交房政策窗口期,通过银团贷款模式建立“政策响应—资源整合—高效落地”的敏捷服务体系,为行业纾困与可持续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面对房企市场承压、融资渠道收窄的情况,海尔财务公司紧紧围绕“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的政策主线,突破过去的银企合作模式,设计银团贷款架构。在龙城海尚府武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主动让渡牵头行身份、按揭业务优先权等传统利益点,既确保各参与方的收益,又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成功吸引多家金融机构,较传统模式融资规模提升50%以上。在地方政府保交楼专班统筹下,海尔财务公司深度参与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助该项目纳入住建系统“白名单”,与202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因城施策”的调控导向形成战略协同。
海尔财务公司设授信绿色通道,创新“三同步”工作法,即尽调与方案设计同步、授信审批与银行路演同步、放款条件落实与监管沟通同步,将传统两个月的审批流程压缩至14天,在2024年5月17日保交房政策发布当天即为项目发放首笔贷款,确保政策红利第一时间转化为保交楼动能。同时,将保交楼责任转化为风控体系建设,通过“进度解锁式”资金拨付,实现工程关键节点资金到位率100%。
海尔财务公司积极响应金融管理部门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号召,将授信资源向“白名单”倾斜,获得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这既是产融协同的民生注解,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彰显。这种“看得见的效率”不仅重塑市场信心,更通过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切实守护消费者“安心置业”的民生期待。
加大汽车金融服务,支持汽车以旧换新
海尔财务公司深度协同集团二手车产业卡泰驰,以金融服务创新推动二手车流通生态升级。
针对B端融资需求,海尔财务公司积极联合金融机构建立二手车融资产品体系,通过线上化系统打通车辆评估、融资申请与资金池收付全流程,显著提升门店采购融资效率。在风控能力建设上,海尔财务公司基于卡泰驰门店销售数据,围绕单车数字化、盈利能力、库存周转等核心指标建立分析模型,判断热点品牌车型,真正实现一店一策,为门店采购、融资提供决策建议。在消费供给侧,海尔财务公司积极整合银行、金融租赁等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涵盖购车、置换场景的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提供零首付提车、置换补贴等切实优惠,做到让利于消费者,从而扩大内需助力以旧换新交易规模增长。
通过金融工具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耦合,卡泰驰实现了融资服务标准化与风险管控体系化双重突破,不仅增强了门店的资金流动性,更通过消费者端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激发市场活力。未来,海尔财务公司将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协作,探索数据驱动的动态风控模型优化路径,进一步强化二手车流通全链条的金融支持能力,为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产融协同范式。
从地产板块的金融赋能存量资产盘活,到家电领域“以旧换新+专项补贴”双轮驱动的消费升级实践,再到二手车市场全链条金融生态的构建,海尔财务公司的创新探索印证了产融协同的本质,即以金融的专业化能力精准对接产业转型需求,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动能。未来,海尔财务公司将持续深化三个维度的突破:一是强化数据驱动,通过物联网+AI技术提升产业金融服务的响应质效;二是拓展生态协同,联合政府、金融机构共建产业升级“资金池+资源池”;三是践行社会责任,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深度融入业务全流程,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内循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纵深推进中,海尔财务公司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敏捷的机制、更系统的解决方案,为内需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系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专家点评:
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消费升级驱动内需扩张作用尤为突出。海尔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家电企业,在服务于扩内需大战略中,持续深化智能制造升级、绿色低碳转型与消费场景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新作为。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海尔财务公司,紧紧围绕集团战略,以科技金融提效、绿色金融筑基、普惠金融拓面为抓手,在赋能地产板块存量资产盘活、家电领域“换、补”消费升级、二手车市场全链条金融生态构建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成效明显,从而为行业提供了产融结合、产融协同的实践新样本。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