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媒体关注 | 中国银行保险报刊登徐工集团财务公司署名文章
最新动态
媒体关注 | 中国银行保险报刊登徐工集团财务公司署名文章
2025-04-113


“四位一体”与数智赋能

财务公司内控合规与风险防控的转型实践

      作者:刘丽军

2024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监管新规”),以“长牙带刺”的穿透式监管推动行业筑牢合规经营、风险防控底线,也标志着财务公司行业进入“强监管、重本源”的新阶段。随着数智化加速演进,徐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财务公司”)主动作为,顺势而为,结合徐工集团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构建了“四位一体+数智赋能”的内控合规与风险防控体系,嵌入金融赋能工程机械主业全链路全环节,有力支持徐工的国际化和数字化转型。同时,该体系为财务公司行业擘画出了内控合规、风险防控体系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转型路径,为行业融合数智技术,迈向“防风险、促合规、强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了实践案例。

一、“四位一体”赋能内控合规与风险防控

(一)内控合规:坚守底线,筑牢防线

合规是生命线,也是财务公司稳健经营、服务实体的基石。金融监管日益严格,财务公司必须将合规理念贯穿业务的各个环节。坚守合规底线,不仅是对外部监管的遵循,更是对企业声誉的维护。财务公司需要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员工行为等多个维度,构建起全面的合规内控体系。通过定期的合规培训、强化合规文化、实施合规考核等措施,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将合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风险管理:前瞻洞察,精准防控

风险管理是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财务公司需要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对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舆论风险等三大风险开展前瞻性的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积极主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是财务公司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监管适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监管适应是财务公司稳健发展的保障。财务公司应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要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确保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同频共振。通过与监管部门的积极沟通,主动适应监管环境,财务公司可以在合规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四)数智赋能:技术驱动,智能管控

数智化正成为财务公司提升风控与合规效能的核心引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规则内嵌+动态监测”的智能管控体系正在行业内展开。数智化不仅推动风控合规从“人工控制”向“智能化”升级,更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风险防控的精准化与前瞻性。

二、徐工财务公司的实践探索

(一)监管新规下的战略重构:回归本源与功能重塑

徐工财务公司以监管新规为导向,瞄准“战略重塑+科技赋能”,构建了产融深度协同的合规发展新模式。在战略定位层面,全面对标新规要求,将功能定位具体化为“服务中枢”,聚焦工程机械主业,建立全新“业融融合”战略体系,将90%以上信贷资源投向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领域。在业务创新领域,创新推出“智融贷”“备件贷”等特色产品,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盘活无形资产价值,为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支持。在风险防控维度,打造实时风控平台,有效防范产业风险传导。通过战略重构与功能升级,徐工财务公司形成“产业需求牵引—金融创新响应—科技能力支撑”的闭环生态,明确监管适应性战略重构方向。

(二)数智化重构内控合规体系: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免疫

徐工财务公司以“数字驱动+制度重塑”双轮驱动,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智能合规体系,实现从被动响应监管向主动免疫的转型。在组织架构层面,创新设立“三道防线+科技中台”矩阵式架构。在流程控制领域,开展内控流程重塑工程,将监管规则拆解为控制节点嵌入核心业务系统,结合预警机制,自动拦截异常交易,显著提升合规效能。此外,通过数智化手段将合规要求系统化嵌入业务流程,徐工财务公司实现内控合规从“事后纠偏”到“事中拦截”、从“人工管控”到“智能免疫”的跨越式升级。

(三)智能风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穿透式风险管理创新

徐工财务公司围绕金融监管核心要求,结合战略目标与内外部环境,结合智能风控模型建设,开发智能合规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了覆盖全业务链的智能风控体系,实现风险管理的穿透式创新。在技术应用层面,自主研发“贷前智能风控决策模型”,整合征信、工商、司法等数据源,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客户风险自动化评估,单笔业务审核效率提升60%,并推广至终端客户信用调查。针对产业链风险穿透,全面推进驻场服务制度,全员深入主机厂开展穿透服务。在业务模式创新中,在工程机械主业中首创“风险共担按揭”机制,与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机构合作,通过风险共担模式,重构银企合作关系,提升服务主业精准度。此外,依托智能风控模型,横跨“人、物、账”三视图,纵贯“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实现风险要素的颗粒化管理和动态拦截。通过大数据平台集成税务、工商、司法等多源数据,构建企业级风控决策中枢,支撑业务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四)监管科技的深度应用:构建监管友好型生态

徐工财务公司以“科技赋能监管协同”为核心,构建了全链条、智能化的监管友好型生态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统一监管报送平台,实现监管指标自动生成,涵盖1104、EAST、人行金数等主题报表,报送准确率达99.97%。在监管协同机制上,公司创新建立“三维对话”模式:定期举办政策解读会、搭建监管数据共享平台、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实现监管要求与业务发展的动态适配。依托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物联数据与金融监管数据的融合分析,构建覆盖工程机械的实时监测网络,推动监管穿透力向产业链末端延伸。通过科技与制度的深度融合,徐工财务公司形成“数据驱动—规则内嵌—动态响应”的监管友好型生态,为产融结合型金融机构的监管科技实践提供了示范样本。

三、未来展望

在当前金融强监管与数智化转型叠加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财务公司需积极探索数智融合创新,比如,积极探索“物联网+金融”场景下的实时风控,将设备运行数据与金融行为数据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产业链的动态风险图谱;加强智能决策中枢建设,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监管文件,自动生成合规控制节点并嵌入业务流程,实现从“人工解读”到“规则自迭代”的升级;启动数据治理升级,建立统一监管指标库与数据血缘追溯机制,打通各类系统,破除“数据孤岛”,提升监管报送准确性与风险预警时效性;在金融创新领域开展合规测试,将监管规则转化为智能控制节点平衡创新与风险;将ESG风险纳入评估模型,开发绿色信贷评级工具,响应“双碳”目标下的监管要求。

合规内控和风险管理是财务公司稳健经营的“压舱石”,徐工财务公司将进一步响应监管新规要求,坚守依托集团,服务集团功能定位,紧扣集团国际化主战略落地及数字化转型要求,结合数智化手段持续建立健全合规内控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为新形势下实现持续提升服务工程机械主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系徐工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