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中,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一环,财务公司正积极探索并实践着新的发展模式。
联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财务公司”)总经理秦伟介绍,中国联通高度重视司库体系建设,对标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要求,联通财务公司全面承接规划建设,围绕加强资金管理,有效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加强财银合作,强化科技赋能,建成具有联通特色的司库体系。“中国联通于2018年起,在原有资金集中管理基础上升级司库体系建设,设立专门的研发团队,经过顶层规划、分部建设,目前实现了基于全面应用的资源集中纳管、基于业财融合的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管理穿透的风险在线管控、基于信创升级的安全自主可控,集团资金及财务管理关键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夯实根基:实现资源全面纳管
“2024年全年资金归集度保持97%以上,结算资金过万亿元,峰值处理能力达30万笔/日。”秦伟称,通过自控资金池归集功能,可灵活配置归集路径、时间、额度等策略并实时生效;资金支付实现省级共享,各类支付业务通过财务公司一点对外结算,并通过司库系统实现资金预算的统一管控。
据统计,截至2月底,联通财务公司已经与15家境内外银行、SWIFT、CIPS、互联互通平台实现直联,依托司库体系搭建了“三径两池”(三径:财务公司归集通道、银行归集通道、支付公司归集通道;两池:境内资金池、境外资金池)资金集中结算体系,实现多渠道、跨主体、跨地域、跨层级资金集中,支撑4亿多客户、十余万个收款渠道的全部营收资金在T+0/1日归集。
业财融合: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新变革
业财融合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联通统一建设合同、供应链、报账/结算、ERP、税务、司库、电子档案馆等集团一级架构信息系统。通过集成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秦伟强调,业财融合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显著提高企业的决策运营效率。
在资金结算业务方面,联通司库实现“业务发起>共享支付>资金占用>电子回单获取回传>凭证推送>数字归档”的全流程电子化处理,全线穿透“法务—商务—业务—账务—税务—资金”管理流程,一点结算安全可溯,系统结算率超98%。
在票据管理全流程贯通方面,联通司库充分整合集团资金支付中的数据流、信息流,前端关联结算、报账等管理系统,后端通过新一代票据系统直联票交所系统,实现了集团各级子企业的票据开立、接收、背书、兑付、贴现一点线上化办理,票据动态可视率达100%。
在应收应付穿透管理方面,联通司库发挥企业级数据中台能力,打通司库系统与应收应付账款业务管理源系统的数据交互通道,实现应收应付账款全级次穿透,可从主体、地域、客户、供应商、账期、业务事项、合同、项目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展示,支撑业务经营和财务管理。
智能风控:筑牢企业资金安全防线
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领域,而是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秦伟表示,联通司库全面升级风险管理能力,形成包括风险监控中心、配置管理中心、风险处置中心、决策分析中心和专题风险中心的“五大中心”能力的智能风控体系。“公司把风险的识别、应对、处置、分析规则内嵌系统,构建78个风控模型并实现风险数据全级次穿透、线上筛查预警和实时风险识别分析,建立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风险识别—预警—处置—整改的闭环管理。”
自主可控:扎实推进信创升级
据了解,联通司库系统服务器100%采用国产设备,同时正在预研国产信创数据库,搭建了全信创灾备验证环境。司库系统建设和运维严格遵从国家和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并完成公安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及历年复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和肯定。
展望未来,秦伟表示:“联通司库体系建设将聚焦两个重点方向。一是深化财银合作共建,合作建立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资金流、信息流的交互效率,金融业务办理的自动化水平,深化业务合作和创新,助力企业司库能力水平迈上新台阶;二是提升安全智能运营水平。持续加快完善和提升安全技术引入和利用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优化运维机制,完善监控能力,加强自动化、智能化运维和安全工具应用,提升安全数智化运营管理水平。”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